澳洲一年,玩得一定要盡興,而且要想辦法盡我所能的豐富!最近我把「ourBrisbane」設為首頁,每天只要上線就會知道當天在哪有什麼好玩、或最近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正在進行。

這個月是Brisbane的Italian Film Festival,由Lavazza贊助。雖然看過Lavazza的廣告覺得很瞎,但還是得要承認那咖啡真的蠻好喝的!




怕自己英文程度太爛,卻又很想參與在地的電影節,我挑了一部和自己比較相關、又比較好懂的片子 -- Sorry If I Call You Love。相關在於男主角是廣告公司的文案(CD?,和我以前的工作好相關啊),而且又是一部愛情片,應該會比較好懂,雖然我知道可能無法比那種有內涵的片好看,但應該是一個還不錯的溫馨小品。

早在電影節一開始,我就開始約人,沒想到身邊朋友不是嫌太貴、就是沒時間(真難約阿!)。還好和我同屬享樂主義的好朋友Jimmy回到澳洲,我才終於找到partner。

這天下班後,我提著兩個從店裡賣剩的便當,從市區沿著Ann St.一路走向Fortitude Valley,沿途經過中國城、高級的家居用品店們,雖然路途有點長,但是卻很Enjoy。我這樣晃阿晃的晃到了今天播映的電影院--Palace Cinemas。這區真的蠻高級的耶,看起來就是高級、有錢人住宅區,附近還有幾間Pub,不少人已經在裡面喝酒了。(可惜沒有照相)路途中,我發現了這個路邊的裝置藝術,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狼?狗?),它就站在十字路口,感覺就像在跟大家一起等著過馬路,有點孤獨、又像在冒險,它應該是背包客吧?!

介紹一下我今天看的電影好了:


Sorry If I Call You Love
找不到更大的圖,但他們兩個真的好搭啊!



《Sorry If I Call You Love》據說是義大利暢銷小說,導演就是作者本人-- Federico Moccia。

青春無敵又超級漂亮的19歲Elena,在路上騎機車擦撞了剛和女朋友分手的37歲廣告公司創意總監Alex。這一擦撞,也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不按牌理出牌的Elena對Alex,除了不定時的電話隨傳隨到外,帶著他去衝浪、改造他的家,甚至還幫Alex贏得了比稿。(比稿有沒有那麼好比的啊,靠一個19歲女生和她同學畫的畫就可以直接拿去提案,這是在幽廣告公司的默嗎?我們那些黑天暗地的日子感覺都像笨蛋一樣過假的阿?!)

可惜Alex的莫名消失的前女友回來了,此時大家也在評論這樣近乎20歲的年齡差距是否真能讓他們適合彼此。分開後,Alex雖然回到前女友身邊,擁有共同的朋友、有同樣level的話題,但此時他終於意識到什麼樣的愛情才是真正適合他的,不論年齡、不論身分,愛情終歸就是單純的愛情。

我很喜歡女主角的個性,不畏旁人的眼光,每天都有驚喜,聰明充滿生命力,個性鮮明又亮眼,我也想要成為那樣吸引人的女孩。(我都26歲了還是女孩嗎?)但是論整個電影吸引人的程度,我僅給它三顆星。或許因為時間長度的限制,以及需要同時鋪陳太多角色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有點模糊了電影主題中的「sorry if I call you love」的部分,或許又是一個小說比電影好看的片子吧!比較特殊的是這部片的故事是由一個偵探口中開始的,不時會給劇情下個註解,或名言佳句。

最喜歡的是這句:
"True love is like ghosts. Everyone talks about them, but few have ever really seen one. " ─ La Rouchefoucauld

另外大中之前的暱稱也出現了:
"True love is like ghosts. Everyone talks about them, but few have ever really seen one. " ─ La Rouchefoucauld


男主角曾經演過《Under the Tuscan Sun 托斯卡尼艷陽下》,很有味道,很帥(眼睛發光)。記得我曾和比利時室友Ben討論過義大利人,他說義大利人普遍給人印象就是吊兒啷噹、覺得自己很帥很酷,那時候他還模仿義大利人走路的樣子,我笑到差點吵醒在睡覺的日本室友。

因為男主角Raoul Bova,我決定再看一次《Under The Tuscan Sun》,好好回味一下。




*後來發現台灣也有上過囉,可是片名莫名的被改成《Sorr If I Love You》:
官方網站官方部落格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三天在咖啡店工作囉,感覺漸漸上手了,除了榨果汁、做milkshake外,今天還幫自己做了一杯cappuccinoBrownie教我要怎麼在同一壺奶泡裡,分別控制到出牛奶和奶泡,看到泡泡依照我的控制流入杯中,整個覺得好幸福。


在這裡的三天,認識一個也是來
working holiday的台灣人。但她只待在Brisbane,超過四個月。廚房裡的大哥說,她是來攢錢的,每個月還把賺到的錢寄回家裡。我說:我很佩服她,但是我是來這裡Holiday的!

後來和她談話,告訴她我去過的地方,感覺她有點羨慕,但卻也很急迫的否認她「僅是來這裡賺錢」的這句話,急迫的想要尋找任何足以證明她並非如此的立足點,言詞卻變得很閃爍。其實,把
working holiday當作working也無不,的確來這裡賺錢是蠻快的啊,如果真的是這樣,其實是可以直接很坦白的說出來自己的目的。我不懂,也或許我真的誤會她了。

晚上,迎接新搬進來
share house的另兩位台灣背包客,他們今天直接試做了一家餐廳的kitchen hand。其中一個很能適應,另一個切到手顯得不太開心,直接說明天不想做了。從外表看不出來的,和她聊天後才真覺得她可能是一個嬌嬌女。她說老闆叫她切菜,她怎麼切就是不會切啊,幾個油鍋在旁邊看起來超可怕,好羨慕電視節目裡會作一手好菜的人,但她真的不喜歡做這個,在家裡也只有幫忙炒菜,很少切東西、洗碗。

我心想,這不就是你學習的好機會嗎?

但是她不想。她說,
Massage老闆叫她明天去面試,那個工作應該會比較好吧!



這些談話,讓我忍不住又思考起
working holiday的定義,真的是因人而異。我自己想要藉由這趟旅程,讓自己更堅強、更能在各種環境下活下去,所以什麼事情我都義無反顧的嘗試。

但對於那些想尋求真正「
Holiday」的人來說,可能找一些自己真的喜歡,又輕鬆又好玩的事情,才是他們遠赴重洋,到這個新土地上想要尋求的東西吧!

只是,可能需要很多的「好」運氣。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近的我,不知道是命盤不對還是大家都在談戀愛的關係,走到哪邊我都是個巨大又閃亮的電燈泡。在Cairns如此,到Brisbane也是如此!連我自己看自己都覺得礙眼了!


拒當閃亮電燈泡的我,決定今天要出走開拓自己的行程。在網路上面徵伴失敗後,帶著大中說的「妳可以想像,我常常在那一帶走跳喔!」,我起身自行前往位在
Brisbane近郊New FarmPower House
 

為什麼是那裡?
 

因為我做了功課,最近每個禮拜六都有Free的地下樂團表演喔!現在號稱天下一號窮光蛋貴婦的我,當然要用最省的方式,達到最棒的享受!
 

搭著City Bus130Cultural centre轉搭Bus 199,沿途經過了之前去的很無聊很空虛的中國城,我在公車上把地圖轉來轉去的,很順利的知道自己位在什麼方位,下車後恰巧前面有三個有型的年輕人,跟著他們走,果然就順利抵達Power House了。

 

這是一個…… 嗯!有點難以形容的地方。又是一個企圖將「新與舊」融合的產物,一種老舊街頭平民風格與新現代的融合。這裡原本是真的power house,但現在已經被Brisbane政府很有頭腦的規劃成一個表演與展覽的場地。這棟建築擁有一面斑駁的紅磚牆,上面突然會出現一塊街頭噴漆塗鴉,有點衝突,但又覺得很適合。(好矛盾啊!)另一面卻是大片的落地玻璃,從外頭往裡面看去,就是那種很時尚、擁有吧台的餐廳。我這次去看表演的地方是在Turbine room,也就是舊Power House時代的引擎室,了解這棟建築的來龍去脈後,興趣不自覺的提高10%


踏進建築裡,裡面的裝潢根本就是沒有裝潢,老舊的牆上照樣充滿了噴漆塗鴉,我跟隨著音樂聲往前走。
 

今天表演的樂團是Fi ClausBrisbane當地的樂團。這個樂團由女主唱兼吉他手Fi,一個bass手、鼓手、及合音天使兼小提琴組成(但網路上說她們的專輯裡,其實和音和配樂們大多是由Fi完成的)。Fi也就是這個樂團女主唱,似乎也兼寫詞曲。我最喜歡其中一首「please please」,在YouTube上找到這首歌跟大家分享,恰恰MV裡穿的衣服,就是她那天表演的衣服哩!




Power House
就位在Brisbane River河畔,一樓就是剛剛提到的餐廳或咖啡吧或酒吧(anyway!)因為當天似乎有婚禮宴客在那邊舉行,我就不太好坐在那邊喝咖啡了!走出建築物,還看到兩對新人在這而取景拍婚紗,一整個幸福的感覺。

 

繞著河岸漫步、經過New Farm Park,天氣晴朗、草地上滿滿坐了一堆一堆在野餐聊天的家庭。臨時起意,我決定坐船回市區。上船後才發現,我買的Weekly ticket是連City Cat(就是我現在要坐的船)和火車都可以坐!有一種賺到的喜悅!
 

City Cat沿著Brisbane River逆流而上,我站在外面的甲板上,迎風看著兩岸都市景色,太陽漸漸西下,風光真是無限好,只是我沒辦法跟什麼人一起大喊「好漂亮啊!」
 

抵達市區轉搭公車回到Atlantic,一下車就被音樂的聲音又吸引了。轉身看去,原來公車站附近居然有一個大教堂,好多人在裡面唱聖歌,但也有好多人站在門外。
 

為什麼他們不進去呢?我心想。
 

我從側門進去,坐位上的女士見到我很好心的挪了一下身子騰出空位給我。就這樣不是基督教的我莫名的在教堂裡坐了半小時,聽牧師講聖經裡的故事、唱聖歌、時不時的回應一句「God hear we pray」。

走出教堂,我哼著剛剛不知名的聖歌,結束收穫滿滿的一天。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止找Cairns工作的我,才開始真正開心的享受每一天的Cairns渡假生活。

這禮拜除了到處和朋友玩耍、把未完成的冒險tour們玩完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海邊看浪潮退進、看海鷗飛翔搶食、看Lagoon的人群們、以及不經意搭上一兩句話的外國捧由。

或許這才是真正適合Carins的步調吧!不需汲汲營營、勞心勞力的打拼,只需放鬆心情、盡情享受每一刻,除了年輕人比較能承受的刺激活動外,Carins還有闔家觀賞的餘興節目。

可能是因為來對了月份,九月恰恰是Carins Festival,每天在Lagoon都有不同的表演。有時候是原住民舞蹈,有時是小朋友唱歌,有時是雜耍、有時是變魔術。每天走下Hostel,展現在眼前的都是驚喜!

在最後的這幾天,我對於Cairns的喜愛每日俱增,有可能是因為這裡的渡假氛圍,也有可能我在這裡才真正體會到了「獨自旅行」的意義。那代表你能夠隨心所欲的到處停停看看,不受限的步伐、不受限的行程、不受限的交新朋友。

雖然和同鄉的朋友分離有些寂寞,但也因此在Cairns,我稍微遠離了台灣人的生活圈,每天和可愛的比利時室友Rene及日本室友聊天,和韓國的Ming Hee悠閒的躺在草地上閒聊沒事喝喝咖啡。雖然有所失,得到的卻更多。我很滿意這樣的結果,甚至心懷感謝。

「功夫熊貓」的烏龜大師說:(突然蹦出烏龜大師說的話好像有點搞笑?!)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PRESENT.

沒有絕對不好的事情,毀壞或許帶來了機會;在Cairns暫時找不到工作的我,反而更深切的體會到這個城市的美。

耳邊彷彿響起張懸的耳語:It's time to die, and I can fly....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irns比想像中的小了一些,乍看之下還不錯,但在這裡待了超過兩星期的我,直至目前仍然沒有接獲工作的消息。或者說是有,但Convention Centre雖然同意雇用我,卻得要等到十月!難道要讓我在這裡傻傻的燒錢等到十月嗎?

在幾經天人交戰的內心掙扎與分析後,以及傳了無數封簡訊尋求眾親友的建議後,我決定在下周四(9/25)起身前往Brisbane了!

早上起了個大早冒充語言學校的學生,到學校裡上網,順便找找南移的資料。巧遇昨天晚上跟我硬要電話的疑似印度人,身邊的應該是他女朋友。
我不客氣的說:I met you yesterday!
他頓了一下說:oh! I remember you...
我說:I remember you, too!! (瞄了一下他女友)

哈哈我不知道自己安什麼心,只希望他被他女友揍!



在Carins該玩的東西,我要在這幾天玩掉!才不會有白到這個地方的感覺,那樣就太悲慘太空虛了!

- Rufting
  已經玩完囉! 在Tully River上的載浮載沉,好玩與推薦指數五顆星!(有空再詳細跟大家說說~)

- Snorkling & Diving
  明天就要去玩囉! 可以一探大堡礁的迷人之處,期待期待!

- Sky Dive
   明天會去book tour!14,000英呎的高度,好嚇人啊! 

最近會稍微看一下Dantree和Cape Tribulation(苦難角)的資料,聽說風景超漂亮,搞不好這次的relocation可以繞過去看看!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ve been to the outback of AU recently.
Two of the most touched sences are Kings Canyon and Devil's Marbles, not the Ululu (to me).

I'd like to share all of you the pics that I've took. But the internet is not avalible all the time....so, maybe next time.
Maybe when I am in Cairns.

A lots of things happened during these days, push me to think the deepest desire that why I am here.
Still thinking about that. 
Hope could make it clearly one day....

Now I'm in Alice Spring, a little town in the middle of AU.

2 of my friends will leave here back to Darwin by bus tonight,
and I will go ahead to Cairns with other 2 friends(hope so...)

There is a lot of unfirmed things...
haha! I think that called traval or advanture....

In the end, it's all about MINE advantrue...

I've made a wish to the star to bless my trip to be happy and excieting...
Hope it could be come true...

I'lll contact with you my friends soon....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享受途中的點點滴滴,走到哪玩到哪,就是背包客精神。
 

Day4: Wycliffe to Alice Spring  ( 401 km ) 


子一群人(其實是我個人意見很強),起了一個大早往回開到Devil’s Marbles

到那邊時,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那兒等待了,月亮還高高的掛在空中呢!我們帶著惺忪的睡眼,再度爬上昨天已經爬過的大石頭。天氣好冷,冷到讓人得要不停的動,不然就會感覺更冷。有了昨天的教訓,每個人都換上了布鞋,也還好穿了布鞋,才不會從腳冷上來。大家全副武裝,圍巾、羽絨外套、毛衣全都套上了,準備等待在明信片曾經出現過的日出。 


天空慢慢從深藍色變成一片淡紫色、轉成粉紅色、接著地平線邊緣突然染了一片橘色,然後一道金色的光芒從地平線射出,月亮自知不敵的悄悄的從天空的中央移到了邊邊,仍然堅決的表現著她的銀白色。我們或坐或站,看著太陽慢慢升起,萬物變得好安靜,成群的圓形巨石,就好像朝聖一般,迎著漸漸升起的光輝。不知道是太陽起的太緩慢,或是我們心太急,只剩下
Neil獨坐在那對太陽猛拍,我們其餘人等早就玩起來了:nonsense的吃餅乾剪影、李小龍飛踢剪影、沒有安排好的十八銅人與太陽合影、天狗食日、龜派氣功……什麼奇怪的主題都可以照,完全忘記裡會巨石群是否已經轉變成明信片般的赤色。 

我和
James回過神來,準備開始拍拍日出後的美好景色,AnnMaggie已經耐不住寒冷,躲回車上去了。沒多久大家都回車上取暖,才發現每個人都有幾處凍傷,有些人臉和鼻子變得紅通通,我則是不小心露出來的小肥腰紅了一圈(後來到「風之谷」又再次受凍,整個就是又痛又癢,好不舒服啊!) 

太陽出來後,稍微暖活些,我們繼續上路。在路上莫名的玩起了互吐橘子籽的危險遊戲(不良示範,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是因為
outback真的太荒涼,一路上路直直又沒車,我們才會那麼無聊)。我和Neil領先的這車故意放慢速度,朝後面Ann的那車吐籽,他們嚇到,馬上超車,企圖還以顏色,我們再次發動攻擊!Ann加速往前,我們只看到Maggie鬼臉加比中指的手勢!(還好我的動作夠快、快門夠快,Maggie妳再裝淑女嘛~我都拍到了!) 

玩了危險遊戲後,大家精神大振,不知不覺就開到了
Ti-TreeLP上說這裡有一家原住民的Art Gallery,我們繞了一下才找到這家叫做Red Sand的原住民藝術品店。走進店裡,滿滿的點點畫和各種花色的Didgeridoo,當然也有回力標和一些原住民的樂器和狩獵工具。裡頭的店員走出來迎接我們,閒聊之下才發現她也是台灣人!(不好意思,我忘記妳叫什麼名字了,當初還約妳一起在Sydney跨年的咧,發現自己真的是很沒誠意>”)她在這裡打工兩三個月了,心得就是:在這個近乎世界中心的蠻荒地帶工作,真的好無聊啊!下班後,真的不知道要幹嘛! 

好客的她,偷偷跟我們說跟她一起打工的香港人很煩人,因為要追她一路跟跟跟跟到了這邊,她想要離開這裡,但不想跟他說,要不然他又要跟來了!(我忍不住思考起異國旅遊的戀情議題,改天另闢一篇談談好了)大家聊的很來,忍不住就把這兒當作自己家亂逛了起來。旁邊有一台鋼琴,我忍不住玩了起來,還跟
Maggie合奏了一首「中華民國國歌」,人在異地,任何代表自己國家的東西都顯得格外有意義,彈一彈莊嚴的令我都要哭了!(當然是假的=”= 

我眼尖的在靠近廁所的附近發現了一隻粉紅色的
Didgeridoo,超適合愛粉紅色的Maggie,她拿起來做做樣子,淡粉紅色底配上小花的Didgeridoo看起來真是詭異極了,一點都沒有澳洲原住民的感覺啊! 

好客的忘記名子的台灣打工女孩(再次
Sorry),再我們臨走前叫我們隨意挑店裡的東西,她說:「隨便拿!隨便拿!喜歡什麼就拿走好了!」我們一驚,大家開始在店裡面「偷拿」東西。我很怕她被她老闆罵,所以拿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回力標,沒想到其他人根本啥都沒顧慮,大肆的趁其他外國觀光客在和店員攀談,挑了好幾個「贈品」。大家回到車上,秀了一下自己得到的東西,我除了覺得這是很妙的經驗外,並沒有特別的開心,「偷」東西的感覺真是讓人開心不起來呀! 

終於!在歷經四天的不間斷開車後,我們抵達了Relocation的目的地:Alice Spring。在市區繞了一陣,找到了之前在Darwin就先網路預定的Annie’s Place Backpacker,還巧遇乙班的宜衿等人(話說中山企管94級可以算是大量出走澳洲,我們班就我和勾勾,乙班算算搞不好快十個,這樣的working holiday比例真的很驚人)。我們很乖巧的把兩台camping car整理乾淨,還車去! 

Kea
的還車手續,比想像中的還要麻煩,當出租車的時候很簡單,一下下就交車了。還車時,每一個細節都很仔細的檢查,地沒掃的很乾淨還叫我們再擦一下,真的是見鬼了!Ann那車的車頂架高部分,疑似之前租車的人就有把它弄壞了,差點叫我們賠,好在後來溝通後證實不是我們弄的。 

學到的教訓:
以後租車領車時,就要很仔細的檢查。包含:車頂、外觀、車內,任何破損或有疑惑的地方都要問清楚,並請租車公司記錄下來,以免日後還車遭遇麻煩或被凹要付莫名其妙的賠償費用。

 

 

 

 

張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